核心理念

是最高的能量-可自然和諧共振及平衡我們的身心靈,歡迎大家探索研究 - 本!

https://www.facebook.com/FrLove.Study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感激傷害你的人   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騙你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你的見識

感激鞭打你的人   因為他消除了你的業障

感激遺棄你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你應自立

感激絆倒你的人   因為他強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責你的人   因為他助長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堅定成就的人



資料來源:
淨空法師《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抗癌就從 「晨光、夕陽、大地 、地瓜葉、薑」開始


潘念宗醫師癌症治療另類思維:

潘念宗醫師於1982年開始迄今近30年歲月從事自然療法醫學之理論臨床研究,現任國際自然療法學院顧問及指導教授講師,以下是潘醫師之研究心得分享:

1.一定要早睡早起,時間點是晚上九點入睡,早上六點起床

2.找出每個人每天退黑激素缺乏時間點,這個時間的前後最好休息睡覺,並提早給予退黑激素前驅物,避免陰陽不平衡。

3.24小時中有1分鐘,腦退黑激素大量的下降(父母賦予),沒有找出來,治療就會非常困難。

4.一定要先處理掉身上的汞及電池波的問題,治療才會有效

5.水管、水龍頭、熱水器蓋子(喝的水很多含有微量汞信息)、眼鏡框、皮帶環、珍珠項鍊、口紅、牙齒(補牙的汞齊)等都含有汞信息。

6.地瓜葉(煮越爛越好)有利於排汞

7.癌症末期、老化末期、快死的人電磁波會達到8萬個高斯,可透過晨光、夕陽(增加腦電量)、大地(赤腳將身上的電磁波回歸到大地),來降低回到2萬個高斯以下

8.沒有共振的食物,切薑(去皮)就有共振,傷寒論裡面,所有排汞的方,都要薑兩片

9.當有疾病時,死穴(陽白、中府、神藏、章門、絕骨、湧泉、膏肓、衝門、四白、地道)會先表現(測定)出來,當測定出來後,再進行檢測哪一點有什麼反應,有什麼共振。

10.假設你有癌症幹細胞,你就走癌症的路;假設你沒有癌症幹細胞,你就走老化的路。


結論: 抗癌 就從 晨光、夕陽、大地 、地瓜葉、薑」開始。



資料來源:
健康兩點靈《潘念宗 - 癌症治療另類思維》

思想所集中的地方,就是能量的焦點



思想引導能量,能量跟隨思想

思想導引能夠加強並放大能量

思想所集中的地方,就是能量的焦點

我們的所思所想會牽引能量而來,如果我們思想正面,自然將能量集中在正面的事物上;如果腦中縈繞著負面的想法,眼光聚焦在負面之處,能量自然跟著集中在負面事物上



資料來源:
心光網《正面思考導引正面能量》

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平行宇宙設計 : 你選擇了什麼? 也就經驗了什麼!


神:
一個事件不是你看見它時它才「突然出現」

終極的實相是,事件在你看見它們之前就已在那裡了。多重可能性始終都存在。每一種可能情形的每一種可能結果此時此地都存在著,並且此時此地正在發生

你看見了其中的一個,事實上你並沒有「把它放在了那裡」,而是「把它放在了這裡」~ 你的腦子裡

尼爾:
但我放在腦子裡的,是眾多實相中的哪一種呢?

神:
你選擇看見的那一種。

尼爾:
是什麼使我選擇了這一種而不是另一種呢?

神:
你對它的觀感。還有你對你自己的觀感



資料來源:
尼爾.唐納.沃許《與神談生死》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平行宇宙設計 : 靈魂是多次元的




賽斯:
你所選擇的,與未被選擇的,都一樣有效地實現成真了,甚至那個沒被選擇的,有可能比被選擇的更強烈。」

如果你想要當個醫生,而現在從事另一個行業,那麼,在另一個實相裡,你就是個醫生。如果你有在此地沒用到的才能,它們會在別處被用到,而你也可以從別的次元取用才能與知識

靈魂是多次元的、無限的,每一種可能都會被帶進確實的存在中;無數個沒被實現的行動,它們也要找到自己的實現



資料來源:
珍.羅伯茲《靈魂永生-第12-17章》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平行宇宙設計 : 所有一切取決於意識的振動頻率



同一事件會有很多不同的結果。所有一切取決於你們的意識的振動頻率,這就是說每個不同的個體將體驗不同的結局


一些人將體驗到大災難,一些人將體驗到揚升,另一些人將什麼都體驗不到。兩個具有相同振動頻率的個體將體驗到同一結局

為了更好理解這一概念,首先你們必須理解你是一個同時生活在幾千個向上層疊的平行世界裡的多維度存

很多人能感覺到這個,但是很多人認為他只有一個『主要的我』 (正在閱讀的那個我)而所有『其它的[我]們』是不夠真實的。然而事實是你的意識是均等分散在各個『我』們中的,每個都是你的『主要的我』

隨著你做出一個又一個決定,你指引你的覺知到上千個『你』們中的一個。此發生你將無任何特殊感覺,但是你(字面上來說)已經移入到了另一個世界。10分鐘前 後的所有東西看起來沒有變化 - 你住在同一個房子裡、跟同一個人結婚、在同一個公司工作等等。但是從振動觀點來看,所有這些都是全新的了 ,因為你現在生活在一個新世界裡了

向上層疊的平行宇宙這個模型是造物主設計的,目的在於豐富你的靈的經驗,現在,這取決於你的自由意志來決定哪一個『你』將帶著完全覺知去參與這2012大轉變。

打個比方,你和你的鄰居將有不同的經驗。那麼你們也將繼續生活在不同的地球上。所有那些與你不同頻率的人都將從你的實相中消失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多數近期的『大眾預言』沒有發生,因為一個預言是在矢量場中一個特定的點做出的,在那裡預言者的覺知是與他的意識整合的,但是一秒鐘後他或你(更重要地是你)已經把覺知轉移到了另一個自己,現在你已經活在另一個平行時間線上了,在那裡原來預言的結局當然不會發生了。

如果說你的覺知決定了你當下所處的時間線,那麼你的信念把你的覺知固定在了時間線的某一個特定部位

如果你相信2012標誌著人類文明的結束,那麼你將體驗這般結局。另一方面,如果你相信2012揚升收割會開始,那麼你將體驗某種開始。



資料來源:
伊曼紐Emmanuel2012是個多重維度的銀河校準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進化水準是智慧加上愛心的水準



進化水準是智慧加上愛心的水準,也就是聰明與感情的結合

因此,智力的進步應該要與感情的進步和諧並進。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真正的智者或學者;惟有如此,心靈的光芒才會越來越亮



資料來源:
安立奎.巴里奧斯《阿米- 星星的小孩》

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靈魂出竅會進入宇宙?瀕死經歷是這樣來的?



美國和英國的兩位著名科學家提出了一項引人注目的理論,認為構成靈魂的量子物質離開神經系統而後進入宇宙時便會出現瀕死經歷。根據他們的理論,意識是大腦內一台量子電腦的程式,即使人死後,這個程式仍可以在宇宙中存在。這種現象可以解釋一些人出現的瀕死經歷。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項類宗教理論由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意識研究中心負責人和麻醉學與心理學系教授斯圖亞特‧哈默羅夫博士提出,立基於他與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爵士提出的一項與意識有關的量子理論。根據他們的理論,人類的靈魂存在於腦細胞內被稱之為『微管』的結構內。他們指出人類的意識活動是這些微管內量子引力效應的結果,這種理論被稱之為『調諧客觀還原理論』(Orch-OR)。

根據他們的理論,人類的靈魂大腦內神經元細胞之間的交互作用。它們由宇宙內的基本物質構成,可能在時間誕生後就已經存在。這種觀點與佛教和印度教的觀點類似,即意識是宇宙的一個組成部分。此外,與西方的哲學唯心主義也有相似之處。

哈默羅夫認為,在瀕死經歷中,微管失去了它們的量子態,但裡面的資訊並沒有遭到破壞。也就是說,靈魂離開肉體,重回宇宙

哈默羅夫在紀錄片《科學頻道──穿越蟲洞》中表示:『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停止流動,微管失去了它們的量子態,但微管內的量子資訊並沒有遭到破壞,也無法被破壞,離開肉體後重新回到宇宙。如果患者甦醒過來,這種量子資訊又會重新回到微管,患者會說「我體驗了一次瀕死經歷」如果沒有甦醒過來,患者便會死亡,這種量子資訊將存在於肉體外,以靈魂的形式。』

Orch-OR理論遭到以經驗為根據的思想家的猛烈抨擊,在科學界也引發巨大爭議。《赫芬頓郵報》報導稱,很多科學家向這一理論發出挑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馬克斯‧特格馬克便是其中之一。在2000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特格馬克批評了Orch-OR理論。這篇文章被很多反對者引用。哈默羅夫認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將最終證明Orch-Or理論,最近發現的量子效應驗證了很多重要的生物學過程,例如嗅覺、鳥類的導航以及光合作用



資料來源:
今日新聞《靈魂出竅會進入宇宙?瀕死經歷是這樣來的?》

愛的報報:人類最無私最純真的諾言


男孩與他的妹妹相依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親人。所以男孩愛妹妹勝過愛自己。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在這兩個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輸血。但醫院的血液太昂貴,男孩沒有錢支付任何費用,儘管醫院已免去了手術費,但不輸血妹妹仍會死去。

作為妹妹惟一的親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醫生問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氣承受抽血時的疼痛。男孩開始猶豫,10歲的大腦經過一番思考,終於點了點頭。

抽血時,男孩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只是向著鄰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畢後,男孩聲音顫抖地問:“醫生,我還能活多長時間?”

醫生正想笑男孩的無知,但轉念間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歲的大腦中,他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輸血給妹妹。在那一瞬間,男孩所作出的決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並下定了死亡的決心

醫生的手心滲出汗,他緊握著男孩的手說:“放心吧,你不會死的。輸血不會丟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還能活多少年?”

醫生微笑著,充滿愛心地說:“你能活到100歲,小夥子,你很健康!”男孩高興得又蹦又跳。他確認自己真的沒事時,就又挽起胳膊──剛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頭,鄭重其事地對醫生說:“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驚了,這不是孩子無心的承諾,這是人類最無私最純真的諾言



資料來源:
《最震撼的童言》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你的無意識頭腦掌控你的人生



一群尖銳的生物學家提出了一個新觀點---為什麼我們會形成這樣的我們。他們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前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布魯斯立頓(Bruce Lipton)博士

他說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這門新科學顯示,我們的基因實際上受控和支配於我們的頭腦,基於它對我們環境的理解和詮釋。

以前的科學相信我們的基因會自己決定我們的特性 --就是說我們的基因形成了我們這個自己。新的發現是好個消息,因為那意味我們可以藉由改變自己對事物和狀況的詮釋來改變許多關我們自己的東西,包括我們的健康
比如說立頓博士指出,假如我們以正面的態度來詮釋事情,不理會基因一直以來在我們身上做成的影響,我們會開始活得更健康,擁有更優質的生活一個新的態度,積極也好,消極也好,都會傳送新的訊息到我們身體上的細胞,並改寫我們的健康和行為。它甚至能夠改變細胞的結構,把病變的細胞轉為健康的細胞

這新的科學和舊科學的傳統大相徑庭,以牛崸物理學作為基礎,認為人體只是一具機械,現在承認頭腦和精神在我們的身體上亦擔當一個角色。(別想去問這到底做了多少究竟來證明)
立頓博士解釋說我們有兩個個別的頭腦創造出這被他稱為“身體的控制聲音”的東西。我們擁有一個能夠自由思想、能以新的方式創造新的想法意識頭腦。我們也有一個潛意識頭腦,它基本上是一台載滿了行為程式的超級大電腦,大部份在我們六歲之前已形成習慣。

潛意識頭腦無法移除已定的程式,它會以從前已被記存的行為模式對環境自動做出反應。而且(問題就在這裡),它的活動完全不受意識頭腦的知識或控制所限

那便是為什麼我們通常對自己的行為沒有覺知,事實上我們大部份時間都不會察覺自己的無意識表現。

早在七十年代已有研究指出,我們的大腦在我們有意識地作出反應前的三份之一秒已開始準備反應。換言之,即使當時我們‘認為’自己是有意識的,其實也是我們的無意識頭腦為我們做決定的。

無意識頭腦似乎就是以它的自動駕控模式,操控我們達95%的時間

神經學家表示意識頭腦提供每天的感知(有意識的)活動少於5%,而這5%他們說是屬於那些較有覺知的人的,許多人都只有1%的意識在運作。立頓博士又說無意識頭腦每秒鐘處理四百萬位元的數據資料,而意識頭腦只以每秒鐘40位元來進行。所以無意識頭腦遠遠比意識頭腦更有力量,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模式也是這個無意識頭腦所形成的。

科學家表示,我們大部份的決定、表現、情緒和行為,皆取決於那超出我們意識覺知的95%大腦活動,意思是,我們生命的95-99%,來自於我們的無意識頭腦。

這方面奧修已談了足足四十多年,但當我們聽到科學的統計數據證實了他的說法時,我們會覺得它更實在,不是嘛!

所以,我們的生命反射了我們的無意識程式,這是因為無意識的職責正是以它的程式來創造真實,即是要證明它的程式是真確的。

立頓博士說,所以假如在你的無意識是負面的程式,你生命中將會有95%的時間用來重新創造這些負面經驗。如果我們曾經有花時間看一看我們的無意識思想,我們會發現無意識頭腦所主宰的大部份程式都是以負面為基礎的 , 比如說恐懼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恐懼這樣的自己不會得到愛和尊重,諸如此類。

所以……怎樣才能擺脫循環不息的老程式,開始多在意識頭腦上呢?因為無意識的力量(比意識頭腦的力量大百萬倍),以及它操控我們的時間量(95-99%),立頓說我們需要以更多正面的思想來擺脫它。因為當你一忘記意識,無意識又會再回來執掌。聽起來很熟悉吧?他建議靜心、催眠療法或者其它重新編造程式的方法。
事實上,在神經科學的另一個研究領域上,一連串對於佛教靜修人士所做的實驗顯示,人其實能夠改變他們的大腦結構(不論他們的年齡),藉由有意識的思考而創造新的神經通路。順帶一提,同樣的研究也指出,那些經常靜心的人擁有較高的免疫力和較低的血壓,還有其它對健康的好處。


資料來源:
阿南朵《它已是一個備獲證明的事實--你的無意識頭腦掌控你的人生》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我們是由能量構成的,並非物質



我們都是能量所構成的,而不是物質
。這其實並非新事──它早已被當年在歐洲的蘇格拉底,以及幾千年前印度的古人聖哲所斷定。

蘇格拉底說能量,或者靈魂,均不屬於物質;而宇宙是由能量所構成──純能量在人類以前已存在,相繼出現的是物質,如地球就是了。

然而在十七世紀末牛頓物理學(Newtonian physics)成為了科學的基石,它基於世上只有物質並無別樣這個原則──整個宇宙是一部機器,由物質所成,我們也一樣。醫學科學仍然滯留在牛頓的觀念上,儘管其餘的科學已移步向量子物理學(quantum physics)。

量子物理學說假如你不斷深入原子,你會發現那裡什麼也沒有──只有能量波。它說原子其實是一個看不見的力場,是某種微型龍捲風散發著電能波

這些能量波能夠被測量,它們的效果也能夠被看到,但它們不是一個物質實相,它們沒有實質因為它們……只是電。所以科學現在抱持這種想法──宇宙是由能量構成。

我們當然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不斷給出與吸收光和能量,無時無刻地;甚至我們睡覺時它也不會停下。身體上每一個細胞有它自己的原子,內外均以正負電壓的形式排列。所以我們身上的每個細胞都是一個微型電池,每個細胞也擁有1.4伏特的能量──不是太多,但當你把它來乘以身上的細胞(50兆),你得到的數目是700兆伏特的電壓在你身上,十分之強大!

這裡是另一個有趣的事實,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一個原子也有它自己不同的頻率或震動。量子物理學家埋首研究原子在碰撞時於能量上產生的效應,而不是研究它們的‘物質’。他們發現當兩個原子波相遇,它們若不是對上了,繼而創造一個有建設性或和諧的效應,便是對不上,而創造一個破壞性效應,互相殲滅

布魯斯立頓(Bruce Lipton)博士,前哈佛大學醫學教授,也是最暢銷書藉《Your mind is greater than your genes》(譯作:你的頭腦比你的基因厲害)的作者,他解釋說假如你於同時間,從同一高度,把兩顆相等量的卵石投進水裡,它們兩顆會產生同一樣的漣漪。也就是,它們的波型是彼此協調的,而且當它們的漣漪碰上了,這混合效應將會形成一個增幅的波長──換句話說,合併上的水波變得更有力量。但假如你從不同的高度投進卵石,或者投石時出現秒差,那麼當它們的波流碰上,它們將不會協調,而且它們會互相抵銷──水波會變得更微弱。你可以去試試。

當原子的能量波相遇也會有相同的發生──它們要麼就是出現建設性的效應(變得更有力量),要麼就是摧毀性的效應。我們全部都是由原子能量波創造出來的,也由於其波流無法被劃分開,新科學說出了奧修於四十年前說過的話:我們全都連結在一起──我們的波流常常會碰上,互相纏繫。立頓博士說這種看不見的相遇,它的結果我們稱為‘好感’(good vibes),那取決於與我們相遇的波流和我們是對上的還是對不上。難怪有這麼多人被奧修所吸引,他的出現讓他們感到平靜諧和。

這表示說留意自己身處一個摧毀性能量波的環境還是建設性能量波的環境是很重要的,構成我們這個身體的細胞本能地知道什麼是滋養性的,什麼是毒害的(立頓做了一個示範,他把細胞放在培養皿上,細胞自曉得遠離有毒物質,靠近具滋養作用的物質)。

事實上所有的動植物都是透過震動來溝通的,就是說去感覺那能量對於它們是好的還是不好。但我們一直被教導不要聆聽自己的感覺,要聽取別人的說話。所以我們沒有被訓練去運用我們的能力來感覺能量,儘管我們和所有動植物一樣也擁有這能力。



資料來源:
阿南朵《新科學:我們是由能量構成的,並非物質》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由電影「看見台灣」探究天然災害從哪裡來?



愛頻共振身心靈研究讚:

齊柏林所拍攝的《看見台灣》讓我們由「更高的高度」來看見台灣是如此之美麗,但同時也讓我們看到各種環境因為人們的開發而造成的改變、破壞和傷害,使得土地累積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也沉澱了一層層的汙染,現在就讓我們再用「更深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根源?

現代的量子力學已經証實了,所有物質實際上只是一種波動的現象,而人類心裡面貪、瞋、­痴、慢的思想波則會影響和改變整個宇宙的生態環境,並引發地震、海嘯、火災、風災等毀­滅性的大自然反撲。 

淨空老和尚開示:
貪心感招水災愚痴感招風災瞋恚感招火災傲慢感招地震天然災害從哪裡來的?也是人心感應來的,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佛在楞嚴經講得很好,水災­怎麼來的?水是貪心感應的。這些年來地球上到處水災很多,造的是什麼因?一切眾生貪而­無厭。佛講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我們居住的環境環境是隨人心轉,所以人心善,風調­雨順;人心不善,災難就來了

所以不要認為天然災害與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沒有關係,那就大錯特錯!動物、植物、礦物、我們這個星球、自然環境,乃至於星球在太空當中的運行,與我們的思想造作息息相關­,它都有關連,這是真理!我們不能不知道。所以一定要存心善良,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要除掉貪心,要放棄自私自利,起心動念為社會想、為眾生想。

今天共同環保的問題,一定要建立共同環保的意識,就是認識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認識到眼­前的危機。佛跟我們講水災是貪心感招的,火災是瞋恚感招的,風災是愚痴感招的,地震是­心地不平感招的,都有因。



資料來源:
淨空法師《學佛答問 - 地震海嘯真正原因》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可見光傳輸通訊 「LiFi」



不需WiFi信號,點一盞LED燈就能上網。上海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在實驗室裡,成功利用一盞只有1W的LED燈珠,讓燈光下4臺電腦上網(平均上網路度達到150Mb,最高上網速度可達3.25Gb)。

這項實驗來自德國物理學家哈斯的構想:利用一盞小小的燈,將看不見的網路信號,變成看得見的網路信號。

哈斯和他在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團隊最新發明了一種專利技術,利用閃爍的燈光來傳輸數位資料(利用晶片控制LED燈光的明滅,每秒可閃爍數百萬次),這些明滅的頻率可以把網路資料轉換成資料編碼,傳遞給其他裝置,達成無線通訊。

科學家把這種可見光傳輸通訊親切地稱為「Lifi」,相對於目前以WiFi為代表的無線網路傳輸技術。

這套技術如果發展成熟,意味網路使用者將可以更方便廉價、更安全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無線網路傳輸。因為「有燈光的地方,就有網路信號」。



資料來源:
1.中廣新聞網利《用led燈上網 LiFi將可取代WiFi?》
2.蘋果日報《瘋啥:點一盞LED燈 4電腦用光線上網》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光子是世界的本質,而DNA改變了光子的行為



通常真空一詞就表示容器內空無一物,不過科學家知道,就算把空氣抽光,裏面還是有東西存在,也就是光子。運用特別為偵測粒子設計的儀器,便能測量出光子在試管中的位置。

科學家想知道光子是四處分散,或者附著在試管壁,還是成堆累積在試管底部。結果如預期一樣,光子以完全隨機的方式散布在試管中。也就是說,光子分布在試管內部各處,這正是所預期的結果。

接下來的實驗中,試管內除了光子,還放入了人類DNA。光子在DNA存在的狀態下有出人意料的表現,不再如之前所見隨機分散,反而於有機物質存在時以不同方式排列自己。DNA顯然對光子造成直接影響,彷彿透過某種隱形力量將它們規則排列。這點很重要,因為根據正統的物理學理論,完全沒有能產生此一效應的定律存在。然而在受控制的環境中,卻記錄到構成人類身體的DNA,對組成世界的量子物質產生直接效應

從試管中DNA移除後,出現另一個驚人的現象。科學家相信若是移除DNA,試管中的光子應該恢復到原本的隨機分散狀態。然而,科學家卻目睹到不同的結果:光子依然維持在有序的狀態,彷彿DNA仍在試管中一般。光出現了「令人驚訝且違反直覺」的舉動。

當DNA被移除,影響光子排列的東西是什麼?DNA被實際移走後,留下了某種殘留嗎?或者有更神祕的現象在運作?DNA和光子雖然在實質上已經分離,不再處於同一試管中,但是否某種程度仍然互相連結,只是我們看不見?

由於這個效應與有機物質的存在有直接關係,因此被稱為「DNA魅影效應」。

這個實驗之所以重要,原因有幾個,最關鍵的是,它清楚呈現出DNA與組成世界的能量有直接關係。實驗結果影響深遠,並導出許多結論,其中兩項尤其不容置疑:

  1.過去我們忽視了某種能量的存在。
  2.細胞/DNA能透過上述能量形式影響物質

光子是世界的本質,而DNA改變了光子的行為實驗證實我們對周遭世界具有直接影響力,完全符合很久以前人類最珍貴的傳承與宗教典籍所言



資料來源:
桂格.布萊登《無量之網》

量子力學找到「死亡只是人類創造出的幻覺」證據





大多數科學家都對「來世」這一說法嗤之以鼻,但是日前有一名科學家則聲稱,他在量子力學中找到了證實「人死但未消失」的證據。

人死後會去哪?電影《蘇西的世界》描述蘇西死後到了她想像的天堂。美國維克森林大學科學家羅伯特•蘭扎(Robert Lanza)研究聲稱,利用量子物理學可證明,死後其實有另一個世界,而死亡只是人類創造出的幻覺

英國《每日郵報》11月14日報導,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名大學教授蘭扎(Robert Lanza)表示,生物中心論的理論表明死亡只是由人類的意識所創造出的幻象

他說,「我們認為生命只是碳元素以及其他混合分子的共同活動。生活一段時間後,又回歸大地」。蘭扎繼續解釋稱,人類之所以會認同「死亡」這一概念,是因為生而被教育說「人終有一死」,也就是說實際上是,人類只是知道肉體會死亡。

他還表示,基於這個理論,宇宙和時間則都是人類思想的「簡易工具」。而一旦人類的心智建構出宇宙和時間,那麼死亡以及不朽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且並無空間和線性的邊界

蘭扎提出「生物中心主義」(Biocentrism)支持自己的論點,指生命創造宇宙,而不是宇宙創造生命。蘭扎以我們看到的「藍色」天空為例,大腦傳達看到是藍色的,但我們的腦細胞可以改變訊息,讓我們想成是綠或紅色的。

之前,有各種報導說,有些瀕死經驗的人,描述瀕死時看到的景象 ,眼前光景如關掉電視屏幕一黑,接著出現在一個廣闊無邊的光亮空間中,當時感覺並不可怕等等。



資料來源:
大紀元《科學家:在量子力學中找到人死但未消失證據》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幻覺宇宙:驚人的全息宇宙理論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真可謂亙古綿長,然而宇宙終究是什麼?




大爆炸理論搶先回答:
大約150億年前,發生了一次偉大的大爆炸,形成了時間、空間和物質,這組成了宇宙。

開放暴脹理論補充道:
宇宙最初就像一個豌豆般大小的物體,很快就經歷了一個極速的膨脹期,擴張成今天的宇宙,宇宙最終會無限膨脹下去的。

超弦理論對此不屑一顧:
其實呀,存在於10維空間中的弦才是宇宙的本質,弦運動起來,便是宇宙的膨脹、地球的自轉、太陽的發光發熱……

膜理論對以上回答都嗤之以鼻:
宇宙嘛,一點也不復雜,只是一個正在被吹起來的肥皂泡,所有的星系都在這個泡的膜,並且互相遠去。

最為鎮靜的全息論的發言最為驚人——
該結束這種無聊的討論了,宇宙只不過是我們的幻覺罷了

這個現實世界只是一種幻覺,而真正存在的只是一團波動的海洋,頭腦只是從這團波動的海洋中取出部分的波動,然後轉換成我們的感官知覺。我們大腦中關於這個世界的圖象只是整個波動的海洋裡的許多波動之一。

我們經歷的所有事情,都可以歸結為粒子的變化,歸結為粒子的頻率和波動,大腦翻譯這些波動,對它們進行加工、重建,成為一種立體的現實

並且,和全息相片的制作過程相似,記憶、思維不是分別記錄在各個腦神經細胞中,而是以神經脈衝的圖案橫跨整個腦部,就像激光照射的圖案遍布整個全息攝影的底片上,換句話說,大腦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全息相片。

另外全息理論告訴我們,如果把某個由全息相片式結構組成的事物解剖開來,我們不會得到部分,而會得到較小的整體

事實上,全息理論為我們觀察世界引出了一個新的視角,經歷一番思考,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竟是這樣的:

世界的每個局部似乎都包含了整個世界!例如,將一根磁棒折成幾段,每個棒段的南北極特性依然不變,每個小段是它原來整根棒的全息縮影,是整根棒的成比例縮小。再如,一面鏡子碎了以後,每一面小的鏡片仍然能夠被當成鏡子使用,每一塊鏡子的碎片也可以看成整面鏡子的全息縮影。

而我們身體裡面的每一個細胞都是整個身體的全息人的受精卵和它發育成的各種細胞相比較,其DNA是相同的人體的每一個細胞都包含了這個人全部的遺傳信息



資料來源摘自:
真悟空《幻覺宇宙:驚人的全息宇宙理論》

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

淨空法師談身體健康的秘訣




淨空法師:

諸位也許看過「山西小院」,那些癌症的病患,醫生都放棄治療,但是他們一心放下對於疾病的這個念頭,不再想這些,專心讀經念佛,居然在很短的時間,他的病就好了,再去檢查­,沒有了。

社會一般大眾認為這是一個奇蹟,現在我們讀了這一篇文章,知道它有科學根據­。如果能夠在愈多的時刻,保持樂觀、祥和、喜悅、感恩的心情,避免憤恨、不滿、妒嫉、­不安、懷疑的情緒,久而久之,身體就愈來愈健康,免疫系統愈來愈強健,愈來愈不容易生病

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也會愈來愈發達,想法就愈來愈樂觀、愈積極,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循環。

很多疾病,都是因為自身細胞不健康,而變得難以治療。身體細胞的變化,都在我­們的念頭,我們念頭善,身體細胞都會變成很好,如果我們的念頭邪惡,我們身體細胞就變成帶著病毒,這個道理要懂。

所以他引用諺語,所謂「好人好自己,壞人壞了自己」,世上­沒有損人利己的事情,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

人要想真正健康幸福,要用愛、感恩和祥和­的心,代替所有的怨恨、不滿、憤怒和病態的心理,這是科學家給我們做出的報告。



資料來源:
淨空法師《身體健康的秘訣》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生命鏡子 「愛與光」





一般新時代的人士,常常提到愛與光。

對於愛與光,每個人理解的層面不同。當某些人提到愛與光,指稱無條件的愛,便要求他人跟自己作出『容忍包容的動作』。卻不知道,陽性的愛可以指出他們的行為可能危害自己的未來,而對他們的言行舉止提出糾正督促,或是為自己所能容許的界限提出聲明

宇宙對萬物的持承,就是無條件的愛

人類觀念裏的受害與加害,都是宇宙統合意識的把靈魂分為獨立個體來感受的寶貴經驗當你能夠把自己觀點擴展到宇宙的觀點的時候,你才會發現生命中每一個經驗的寶貴。當你把自己不再有建設性功能的情感程式一一療癒平衡之後,你才能夠真正的享受生命中每一個寶貴的經驗,並且面對每一個經驗與人事物發出由衷的感激。

因為人的觀念停留在二元的對立,愛與恨,愛與憤怒,愛與不愛 · · · · 人類無法真正的領會無條件的愛,是一種毫無批判的接納,卻不一定是完全包容忍受的狀況。你或許對某人的某種言行有無條件的接納,但是你不需要放棄自己的權益。你對自己的生活空間有權利提出界限。當你放棄自己的權益,也就是你忘記了對自己的無條件的愛與接納

例如:

他人可以抽煙,但是你可以要求要有無煙的空氣而請他們不在你的空間裡抽煙。

他人可以抱怨生命,以獲得你的同情。或是把話題聚焦在自己的豐功偉績,要獲得你的認可,但是你可以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的生命故事的角度沒有興趣。(這些行為都是與人相處的時候,吸取他人的能量)請內觀自己是否有這種傾向。

他人可以利用『我好可憐』的故事來討愛,但是你可以讓他們知道,你對這種言行毫無興趣,而且沒有這種『愛』給他們。(這些行為都是與人相處的時候,吸取他人的能量)請內觀自己是否有這種傾向。

他人可以選擇受害者心態,但是你可以選擇不與他們接觸。

他人可以繼續霸凌,但是你可以選擇遠離這種能量,或是很勇敢的對抗。你的選擇,跟你們之間的訊息場如何互相吸引對方的言行舉止有關。

當然,或許生命事件不是都這麼單純,所以我們在面對生命裏所有事件的時候,都要斟酌考量『無條件的愛』究竟在自己與他人的生命裏,都有什麼神性的含義。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並沒有說,斟酌考量如何表現無條件的愛。

天下一切萬物,一切事件,一切行為,沒有一樣不是來自宇宙無條件的愛與光

宇宙對萬物的持承,就是無條件的愛。但是因為人的觀點,不懂真正的愛與光,就把世界萬物根據自己的信念與喜好,以二元論分成兩大類,『愛與光』與『不是愛與光』。有些人將『不是愛與光』稱為其他的東西,比如『錯誤』,『不道德』,『罪惡』,『黑暗』 · · · · 。

你的觀念裡,有什麼不是屬于『愛與光』的嗎?那麼你仍然沒有了解領會宇宙的觀點與靈魂的角度。請繼續與宇宙溝通連結,繼續與內在的神性對話,因為只有你跟一切萬有的連結,才能真正地讓你完全體會領會到『一切都已經是愛與光』的宇宙觀點與靈魂角度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會在生命裏獲得永恒的平靜與幸福。因為無論外在的世界如何演變,受害或加害,罪犯或黑暗,無論他人論點是如何,你永遠都只會看到宇宙觀點與靈魂角度的『愛與光』。你也不會再需要在言語上強調愛與光。




資料來源:
宇宙說啥?《生命鏡子 -- 愛與光》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沒有「希格斯粒子」物質就不存在




(圖:兩個高能光子碰撞。紅線表示能量,而黃線表示碰撞中產生的其他粒子軌跡。)



2013年10月8日,本年度的諾貝爾物理獎授予84歲的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Peter Higgs)教授和80歲的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cois Englert)教授,表彰他們發現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存在,這種粒子被認為是賦予物質質量的物質,為宇宙起源理論奠定重要基石。

物理學家認為,如果沒有上帝粒子,宇宙中的所有粒子都將以光速運動

這麼快的速度運行,粒子將無法結合到一起,就不會產生原子、分子、DNA、蛋白質,也就不會有生命,不會有人類,不會有其他任何物質,宇宙將會是一片虛無。希格斯玻色子組成了一個看不見的能量場,它讓其他通過的粒子速度減慢並獲得了質量

英國《泰晤士報》去年評論說,這一發現的意義,如同人類當初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等一樣重要。


上帝粒子理論很好的解釋了宇宙起源理論

希格斯粒子於1964年被提出,該理論認為宇宙在大爆炸之後便會進入冷卻的階段。這時候一個稱之為「希格斯場」的力量形成,而且快速充斥整個宇宙。

希格斯場由無數的希格斯玻色子組成,其他粒子在通過希格斯場時便會獲得質量

目前人類所知道的是,自然界存在著四種基本交互作用力,這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理由,而四種交互作用力能夠彼此牽引,便代表兩者間具有質量;而中介者便稱為玻色子。

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中本充滿沒有質量的粒子,直到一種能賦予粒子質量的場(希格斯場Higgs Field)介入。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就來自於這個看不見的場,這種場充滿了所有的宇宙空間,即使在人類看來是空的宇宙中,這種場也仍然存在,特別是「物質粒子就通過與這種場的接觸,才獲得了質量,沒有它,我們就不存在。」 (諾貝爾評委)。

諾貝爾獎評委認為,上帝粒子理論很好的解釋了宇宙的生成理論「標準粒子論」 中欠缺的一環,並能夠幫助科學家們更好的理解星系得以維繫在一起的奧秘。

評委在授予兩位科學家的頒獎證書中表示:「由於人類探測到了一種新基本粒子(上帝粒子)所以證實了希格斯機制的存在,而對這種機制的理論性發現有助於我們理解亞原子粒子的最初質量。」


上帝粒子從哪裏來?

物理學家普遍認為,上帝粒子來源於宇宙大爆炸。事實上,宇宙大爆炸被認為是包括上帝粒子在內的一系列基本粒子的最初起源

那麼,上帝粒子如何使其他粒子產生質量?上帝粒子會形成遍佈宇宙空間的希格斯場,一些粒子在希格斯場中運動, 因受到阻力而變得凝滯,粒子由此獲得質量不同粒子受到的「阻力」不同,其所獲得的質量也有差異

「上帝粒子」這個名字,來自於諾貝爾獎獲得者利昂•萊德曼(Leon Lederman)於1993年出版的介紹粒子物理學著作《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麼問題是甚麼?》(The God Particle: If the Universe is the Answer, What is the Question? ),據悉,這種神秘的粒子在對撞機產生時可發出特殊的傳輸信號,但是被探測器捕捉到之前卻會消失。

使用「上帝粒子」這個詞彙,並不令人訝異。希格斯粒子是目前宇宙標準模型中最後一個尚未被證實存在的基本粒子,在現行的粒子物理學中,其他十一種粒子都已經被證實,僅剩希格斯粒子為拼圖的最後一塊。

物理學家認為,如果希格斯粒子不存在(或無法被證明存在),則目前的宇宙物理的模型理論便無法成形,必須砍掉重練; 當時稱這是「上帝粒子」,其實也表示:「發現它,就像證實上帝存在一樣困難」。 難以觀測,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更遑論目睹。而如今,證實上帝粒子的存在,簡言之就解釋了「為何萬物所有粒子都會能相互吸引且越來越重」,因為上帝給了質量


「上帝粒子」理論等待學術界認可 足足等了50年

兩位年過八旬的老教授為了「上帝粒子」理論得到學術界認可等了足足50年,在這個過程中,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則在理論的曠野中擺弄著很多其他重大發現,建立了包含費粒子(夸克和輕子等)和玻粒子在內的標準粒子模型;瑞士日內瓦世界最大的對撞型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的建成;以及科學家們對於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研究;當科學家們把這一塊塊拼板拼到一起時,最後終於證實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據悉,粒子物理學界一直在研究粒子的質量來源於何處,而當時還是愛丁堡一位年輕講師的希格斯,於1964年與包括恩格勒在內的另外兩個研究小組共六位科學家,率先提出這種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假設,認為宇宙在大爆炸後的冷卻過程中,有一種看不見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為基本單位物質賦予了質量。

隨後,科學界於1970年設計出了包括夸克和輕子在內的標準模型,卻仍然無法解釋為何有些粒子有質量,而類似於中子的另一些粒子無質量的現象。

2008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研製成功並投入使用。2012年7月4日,該中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發佈會,宣佈他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探測到了與希格斯玻色子特性一致的新粒子2013年3月1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文證實先前探測到的新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

恩格勒教授則與比利時科學家布勞特教授(Robert Brout)一起領銜參與了對上帝粒子存在論的肯定,並率先撰文發表這一理論。因此,恩格勒、希格斯、及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共同獲得2013年阿斯圖裡亞斯親王科學技術獎。布勞特教授已於2011年去世,而諾貝爾獎只頒發給仍在世的科學家,布勞特教授在此次的諾貝爾獎中也沒有被提名。



資料來源:
大紀元《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發現賦予物質質量的「上帝粒子」》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將疾病視為一種邀請,要你發現更高的意識層次


呂應鐘教授:

疾病可以說是一個轉」,沒錯,我罹患癌症也是人生觀的一個轉捩點。

最讓人能真正看清事物的元素之一就是疾病」,是的,只要在生病時不要喪氣,靜下心來,必然會有冥冥中的指導。

避免對疾病產生負面態度,你可以將疾病視為一種邀請,要你發現更高的意識層次」,是的,所以我把癌症當作是上天給我的偉大禮物



資料來源:
營養醫學博士 呂應鐘教授《零疾病》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心跳頻率是身體訊息的指揮官



西方傳統思想認為情緒來自於大腦,所有的情緒只是單純一個精神上的外化現象罷了。

我們現在知道,事實不是如此;在情緒生理學、壓力管理,以及心腦關係研究超過十八年的全球權威單位「心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rt Math)指出,心臟本身擁有獨立運作的神經系統

這就好比心臟裡面有另外一個腦,會接收並且傳送訊息,組成大腦與心臟之間雙向的溝通管道;心臟跟大腦之間的資料傳輸不但是雙向,而且心臟傳送到大腦的訊息,遠多過大腦傳送到心臟的訊息

心術研究院也發現,大腦的節奏會主動和心跳的節奏同步,血壓和呼吸的節奏也一樣會跟進。因此,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假設,心臟的震動頻率是身體所有訊息的總指揮官。而這些在心臟、大腦及全身之間傳導的訊息,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舉止跟感覺;混亂跟不正常的心跳,告訴大腦我們現在的狀況並不好,應該有意識的去表達,或是思考解決之道

心跳也被情緒所影響,生氣、憤怒、憎恨、恐懼、擔心、害怕,都會造成心跳的混亂。而愛、慈悲、信心、感恩、安全感,則會產生平穩的心跳。了解這樣的關係後,你就會知道處理人的負面情緒是何等重要。

對目前的主流醫學而言,心臟只不過是一個水泵;出了問題,只要更換一個適合的就好。但有趣的是,很多做過心臟移植手術的案例都顯示,接受移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保有捐贈者的一些特質(像是突然想吸煙,或是偏好某些食物),有些和本身的興趣相去甚遠,連患者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因此,心臟、心智與身體,是連結在一起的完整個體,並非隨時可以換零件跟淘汰的機器。



資料來源:
自然醫學博士 王佑驊《情緒排毒,從“心”開始》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你健康與否,都是你想出來的



不單是心臟,也是指腦內思考與全面性的情緒

國際知名的腦神經與藥劑學專家坎德絲.帕特博士(Candace Pert)透過實驗證明了我們的情緒不只和腦有關,傳導情緒反應的關鍵神經肽(neuropeptide),而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著情緒的接收器,會蒐集環繞的指令,細胞分裂、再生、成長、耗損或保留能量、修復及對抗感染等。

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訊息溝通,是仰賴荷爾蒙神經傳導者(neurotransmitters)與肽,這些通稱為「ligands」。而它們的角色,就是身心對話的基礎結構,在人體內負責身心之間98%資料的傳遞。帕特博士肽和接收器歸類為「情緒的分子」,她指出「情緒」是有形的肉體與無形的心智之間的連繫,而每一個細胞上的接收器則是情緒發生的地點

在身體裡面,接收器根據我們生命中的經驗調整生理反應,情緒影響著分子,而分子影響到我們的感受。帕特博士特別強調,肽和接受器本身並不會產生情緒;分子本身就是情緒,而我們所處的感覺則是「當肽跟接收器結合時,所產生的能量震動」。

因此,隱藏在「感覺」底下的,就是情緒在潛意識層進行資料交換,換句話說,你的身體就是你的潛意識,因此當人能夠改變潛意識,自然就能影響身體。這也是為什麼露易絲.賀的著作,會以正面思考的句子作為讓身體恢復健康的處方。而暢銷名作《秘密》也提到一位得乳癌的女士,藉由每天重複念誦「感謝我已經好了。」(Thank you for my healing.)直到腫瘤消失為止。

人接受的字眼跟思考,會加強大腦裡面的神經鏈,進而改變身心靈的整體運作。西醫說:「健康或疾病,都是你吃出來的。」而自然醫學的看法則是:「健康與疾病,都是你吸收消化造成的。」從身心靈的全人觀來看,我們其實可以更進一步的說:「你健康與否,都是你想出來的。」換言之,你的信念創造了你的實像。



資料來源:
自然醫學博士 王佑驊《情緒排毒,從“心”開始》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人體細胞及有毒病源體的頻率



人體內有三個製造頻率的器官即:腦幹(中腦)心臟聲音

體內不同的細胞具有不同的頻率各別發揮功能,低頻是屬於人體細胞的頻,而高頻則屬於有毒病源體的頻率

高低頻率之間不會互相影響。意即,只要針對個別人體所需,如骨骼,軟骨,肝臟,血管,神經等器官的特定頻率,就能令細胞再生,相同的若要分解或排除體內的有毒病源體,只須選定能分解有毒細胞的頻率,有毒細胞便遭分解。

若製造出模仿人體所需的低頻,透過特別設計生理共振頻率,可以富裕細胞,全面提升體內自癒力及免疫功能。同時若特定設計了可讓病毒自我分解的高頻共振,可達到殺菌,抗病,保健的最佳效果。

微電流技術,高浸透度技術,這兩種技術,負責改善細胞內的能量,功能,改變體內酸鹼值,而共振頻率內特定的頻率,卻能完全針對人體細胞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如:肌肉細胞弱,軟骨,肝臟,胰臟等細胞功能不足產生病變,頻率即可加以補足,促使有關器官細胞再生。



資料來源:
尚本堂《“BEST”能量結構技術四大特點》

心靈食物創生的時代意義



花精治療師陳祈明老師:

自然的生命訊息波動才是身心靈療癒的關鍵,這是我研發花精、藥草、礦石、光訊息食品與用品的核心想法。

正如同人是同時由細胞(物質)與心靈(訊息能)組成,大自然的療癒力量無限,過去卻只偏重於物質如營養、微生物、身體器官結構等研究,但是舉藥草為例,乾掉的枯葉和鮮活嫩綠的葉片生命訊息能上就是不同,唯有活用大自然各種生命訊息波動才能滋養到心靈深處

光訊息活化的心靈食物是把食物在摘培與製作過程產生的雜亂頻率予以淨除,恢復其中地水火風能量的和諧,銜接大自然的共振磁場當我們吃的心靈食物不只有營養,還能吸收到大自然的能量,細胞就能夠儲存正面訊息,和宇宙自然產生連結與共振

常聽到體質敏銳的朋友說「吃不到可以打從心裡感覺到滿足的食物」,再看現代的孩子,他們的精微系統已經十分發達,因為他們都從光而來,需要光訊息食物,愈來愈多人感覺到對食物的心靈能量之需求,而光訊息食品和用品,呼應宇宙自然的頻率,正是為新的心靈世紀而準備。



資料來源:
陳祈明 老師《大自然的生命訊息波動,才是身心靈療癒的關鍵》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花精療法三個重要觀念



花精療法有三個重要觀念,一是能量共振機轉,二是啟動身體潛能,三是靈魂的信息。如果能夠相信這三個重要觀念,加以結合運用,必定能克服疾病。

現代高等物理已經知曉宇宙萬物都會產生波頻的振動,並不斷彼此傳達信息,整個宇宙就是「振動的存在」,人體與花當然也不例外,而花精的作用並非用來對抗疾病,或壓抑個人負面的特質,而是運用其頻率振動促進人體與生俱來的自我療癒潛能,幫助我們調整自我,重心面對真我,已達身心靈健康的目標。

花精療法就是屬於針對靈和精神層次的能量調節的一種。因為花開花落是因循著宇宙的生命周期,表現出它在天地間生存的智慧與方式。而人體在人世間的生老病死,也受著同樣的宇宙變化的影響

花可以協助人體與天地間的信息產生共振,花精就是運用不同花朵的獨特頻率,加上利用水的信息記憶,將其能量振動頻率隨著液體共振轉移進入人體,以達到生物能場的調節與提升



資料來源:
呂應鐘教授《零疾病》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品質差的營養素會使DNA更快速的老化



德國一項研究顯示:
食用合成的或品質差的營養素,開始時會刺激細胞的DNA,因此起初會產生增強的效果,給大家「似乎不錯」的感覺。然而,進一步研究表明,初始刺激後的細胞的DNA,惡化的更快。這些品質差的營養素會使DNA更快速的老化。這就是「似乎不錯,但不然」的理論


呂應鐘教授多年協助病人的經驗是這樣的:

初期食用任何營養品,會感覺有效,事實上是因為我們的細胞長期處於營養不足的狀態中,一但有任何營養品進入,細胞會飢渴搶食補充,身體就感覺有效。

然而補充幾天或一個月後,因為這些化學合成添加物的營養素沒有活性,細胞不知道要分泌什麼酵素來分解它,於是便在肝臟堆積起來,此時就會逐漸感覺沒有效果。若是繼續食用下去,堆積在肝臟的化學添加物成分越來越多,於是產生化學成分傷肝的結果



資料來源:
呂應鐘教授《零疾病》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人體郵政系統





營養素不會在體內四處流連、漫無目標地隨便找個營養素不足的細胞定下來。這就好比是營養素上早已帶有地址和郵政編號,讓它們能夠直接被傳送到特定細胞

這是大自然在人體體內創造的郵政系統,而在實驗室中被單獨分離出來的合成營養素,當然無法和此天然系統之便利性和有效性相比。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人體對天然營養素的吸收力和生物利用性都比較好。



資料來源:
Brian R. Clement《關於保健食品你應該知道的事》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宇宙的起源就是一念




宇宙源起是這樣的,現在量子力學也告訴我們,宇宙怎麼形成的?實際上就是一剎那之間



淨空法師:
一念不覺這一念沒有理由,為什麼會有這一念?如果這一念有理由,它真的有一念。­一­念沒有理由,妄念,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你追究它就錯了,你在這裡面起心動念不就更­錯了­嗎?

不用起心動念,事實真相就擺在你面前,真相大白。為什麼迷了?你要找它的原­因就迷­了,愈迷愈深。所以這個道理講得微妙、微細,不准你思考,一起心一動念,迷了­;你要再­去分別它,那你迷得更深;如果還有執著念頭,那更深了。

所以佛跟我們講這世­界假的,不­是真的《般若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什麼叫有為法?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有生有滅的法這是有為法。

你看看宇宙之間哪一法不是有為法,動物有­生老病死,這有­為法,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星球有成住壞空,所以大自然裡面的現象­沒有一樣不是有為­法既然是有為法,它就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現在我­們知道,這現象怎麼­來的?量子科學家告訴我們,是意識,就是念頭念頭累積連續的現­象就變成物質現象

一­個念頭,你沒有辦法,你不能夠覺察它,所以叫無始無明。但是無­始無明累積,你就能看得­見,能發現它,它就變成物質現象,所有一切現象全是它變的。­

為什麼變得這麼多?它波動­的頻率不一樣,頻率慢的就變成固體、變成石頭,變成物質,­頻率稍微快一點變成植物,再­快一點變成動物,頻率不相同。除了這個意念累積之外沒有­東西,意念本身也不存在,所以­說萬法皆空,說明這個道理。



資料來源:
淨空法師《宇宙的起源就是一念》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天然與合成維生素的生物利用性(身體吸收力)





天然營養素很容易被身體吸收,這是因為人體生理上天生能分辨出天然複合物,並將之視為真正的養分

單獨分離出來的化學或合成營養素,就會馬上被擱置一旁,直到身體確認出啟動其可用性的其他所需輔助因子

這個複雜的辨識過程會先從分析此化學物質開始,還包括確定體內有哪些儲存量可以提供所需成分,好把此化學物轉換成可用形式



資料來源:
Brian R. Clement《關於保健食品你應該知道的事》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只有心安靜之後,才能開啟智慧而深謀遠慮



《禮記大學篇》定、靜、安、慮、得

其中的定、靜、安三個字的本義完全相同,而三個字連用,是強調安靜、安靜、又安靜的意思

靜慮修心養性的方法
先把身體安靜之後,再把心安靜下來只有心安靜之後,人才能開啟智慧而深謀遠慮。如果一個人的心安靜不下來,他內心的智慧就沒有辦法去開發。


每個人都有內在潛藏的智慧,之所以無法開發,是因為人的心安靜不下來。而心安靜不下來腦中必然充滿妄念,所以人就有了煩惱,當遇到不如意的人、事、物時,就會不愉快。

身體及心境安靜之後,並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個時候的念頭是一種智慧

如果身體、心境沒有安靜下來,這時所產生的念頭,是妄念,而不是智慧,是有是非、善惡種種分別心的妄念



資料來源:
范增平《茶是簡單的禪》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改得越多,改得越徹底,好得越快




活得超長及活得越有聲有色的人往往都是勇於自省,及堅持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

改得越多,改得越徹底,好得越快。」已經成了我們的原則。

營養細胞藉以維生的資糧,如果天天吃下充滿抗生素及荷爾蒙的家畜肉類,細胞想不生病也不成。充滿農藥及加工化學物質的食物,也會使細胞中毒。只有回歸自然,才能使細胞恢復生機

運動的好處使身體的循環順暢,把養分及氧氣帶到該去的地方,對生病的細胞,尤為重要。如果選擇一、兩種自己喜愛或適合的運動,持之以恆地做下去,總有一天,成績會自然顯露出來。

心理的調適,極為重要。要知道,自己身體裡的細胞,到底是聽自己的還是聽別人的呢?當然是聽自己的。

那麼,自己對細胞下達的命令,便不應下那些不利於細胞的命令,例如生氣、煩惱、消極……細胞無外顧之憂,才較容易應付內患,對癌的免疫能力,才容易增加,才是根本解決癌症的辦法

自我反省乃至身體力行,只要堅持,這些事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而且,如果繼續堅持下去,所有疾病,甚至癌症,都會自動讓步,讓健康的細胞抬頭。



資料來源:
李豐醫師《多賺30年的法寶》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自然界不變的法則-平衡與和諧



人類自身無論如何發展,都不能否認一個事實,那便是人類是自然的產物。萬物靠大地孕育,靠陽光雨露滋生。

我們呼吸的每一口氣、喝的每一滴水、吃的每一粒飯、用的每一絲線.....無不取自于自然。在我們不盡索取的同時,我們回饋給自然界的是什麼?

自然界有一個不變的法則:平衡與和諧

原本來源于自然,還會復歸于自然的人類,融于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是我們本該具有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我們和自然界同呼吸、共命運.....



資料來源:
大方廣《人與自然》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精神道德」與「病毒」之間關係



俄羅斯《生命與安全》雜誌2003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SARS(非典)-遠遠不僅是病毒』的文章,從社會生態學的角度對SARS在中國的流行進行瞭解釋。

文章作者名叫固班諾夫‧B‧B‧,是一位俄羅斯社會生態學國際研究院的學者,他主要研究『有效幫助在危機狀態下的人的手段』等課題,其中一個項目就是研究如何在3-6天之內有效的控制、清除大範圍的流行病,其中包括SARS病。

作者表示:通過一系列各種各樣的試驗和實踐,他們得出了獨特而有趣的科學結論。俄羅斯學者在這篇文章中寫道:通過研究發現,病毒實際上是一種載有精神道德方面信息的生物,而只有它的一小部分才是我們瞭解的生物(物質)的方面所以現代的醫學只是在試圖治療病毒的生物(物質)的一面。而不是清除病毒的根本。』

作者表示:通過對於愛滋病、肝炎包括SARS等流行病的獨一無二的產生及流行方式的研究發現,病毒總是能夠在本來健康的身體上自主的產生、發展。而被感染的人很多都是沒有接觸過感染源的

最後,這位俄羅斯學者得出自己的研究結果:

任何疾病,都是患者精神道德方面潰敗的結果,其次才是患者機體外殼損傷的開始

病毒可以根據人的大腦所輻射的調色板似的光譜而產生。作者反復強調了『思維是有形體』,人的大腦在活動時,就會產生這種『有形體』。輕微的疾病-這只是患者在精神道德方面有問題的暴露

例如人在感染肺炎的時候,就是身體周圍的能量層,因為精神道德的原因而在左上半身的部位產生了裸露

文章解釋說:最初病毒的開始,就是因為雖然人的機體健康,但是生物節奏不和諧。這樣人身體周圍的信息能量層是變形的,所以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如果人的機體和精神道德都是健康的,那麼病毒來到的時候,就會被粉碎掉,從而使人能夠保持健康

總是發出不正的『思維有形體』的人,即使只是有病人從他身邊走過,或是問了他什麼,或者只是注意到他了之後,就可以通過他的不正的大腦輻射結構激活極化他內在的結構。於是就產生了『偶然的捕獲』。

不論是 『偶然的捕獲』還是『共振』,衰率不超過3-5米,而且共振不會因為病人和感染者之間距離的加大而減弱,電話、甚至手機都可以激活這種『捕獲和共振』

固班諾夫還舉例說明,『文化大革命』時期對大量的文人和藝術家們的殺害和當時發生的很多的搗毀寺廟,槍殺僧人的事情,導致了中國人整體道德水準的下降。作者認為,精神空虛的生物量已經超過了許可的濃度,而現在正是在通過SARS這個手段減少它的數量因為,這個民族的機體代表已經不能夠支持宇宙間甚至高於星雲的一種高道德水準的精神結構體

他還強調說:SARS是一種具有遺傳特性的高質量疾病系統,而不是簡單的個體層次的疾病

SARS-從進化的角度來講,是一個清除某體系中『不會結果的花』的過程。換句話說,SARS的流行-這是一個民族共同體在跨向新的信息能量層的界限時的一個清理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騰出空間以供給那些夠標準的生命繼續生存下去。

這位俄羅斯學者還認為,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用於『清理』的疾病,它們會由於本民族的『信息能量層』的不同而各異

那麼如何才能擺脫SARS呢?對於這個問題,固班諾夫在文章最後寫出了自己的答案:提高對『健康』實質的認識,努力 『學會做人』

其實,類似俄羅斯學者的長篇論文得出的科學研究結果,中國的『老話』、『警句』早就有了:諸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沒到』等等,都是教人通過提高內在自身的道德水準,不作惡事,從而達到外在身體的健康,生活的美滿

不過,俄羅斯學者將整個民族看作一個整體的角度,倒也指出了存在著比『老話』、『警句』更高的標準:不但自己作為一個個體不該做虧心事,而且也將對整個民族的惡行承擔責任。


愛頻共振身心靈研究讚:

對於傳染病,淨空法師曾開示:

意念不善,就很容易感染;意念純淨純善,就不會感染。心地真誠、清淨,就不會受外面的感染,慈悲心能解毒。現在不管用什麼東西消毒都有副作用,唯有用大慈悲心消毒沒有副作用。

節錄自《華嚴經》1032集 講於2003/4/30澳洲淨宗學院


資料來源:
大方廣《生命與安全》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善待自己的細胞



身體發生了疾病並不是細胞叛逆,違反了主人的命令,而是主人無知,拼命對細胞加壓,卻不知道早已超過細胞能容忍的限度,於是,細胞只好應變

生病,不過是受不了委屈的細胞在喊救命的聲音而已。

如果把觀念改一改,承認生病該由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行為,心生慚愧,而努力自我反省,並感恩不盡地以滿心歡喜的心情去看待自己的改變,盡量善待自己的細胞,努力不讓它們受到委屈。如有需要,再配合適當的醫藥治療,那麼,即使是病況已經相當嚴重,仍然有很大的痊癒空間。

而且,不只癌症,得任何病即使治好了,不表示已經完全痊癒。若不善加調整觀念及生活、飲食,也都可能再得病

李豐醫師曾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位已治療好的鼻咽癌病人,二十六年來癌症沒再發,在他去世後,其鼻咽組織仍看得見癌細胞,只是癌細胞被正常細胞包圍著而已。所以,改善體內環境,使癌細胞沒法生長,是個一輩子的功課,偷懶不得



資料來源:
李豐醫師《多賺30年的法寶》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心存善念身體好 --> 啟動正向思考的神經




一個普通的人,並不見得總是可以百分之百樂觀或總是百分之百悲觀。

不過,如果能夠在愈多的時刻保持樂觀、祥和、喜悅、感恩的心情,避免憤恨、不滿、妒嫉、不安、懷疑的情緒,那麼,這個人的正向思考的神經就會時常被啟動,然後久而久之,身體就愈來愈健康,免疫系統愈來愈強健,當然也就愈來愈不容易生病。而且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也會愈來愈發達,想法就愈來愈樂觀積極,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最近幾年來,產生許多怪病,甚至有很多好幾年前就已經滅除的感染性疾病,都又再度發現。很可能就是因為現在的人心,早就不再像以往那麼真誠而善良了,所以,很多的疾病都因為自身的細胞不健康,而變得難以醫治

曾看到過這樣樸素的話語:「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世上沒有損人利己的事情,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人要想真正健康幸福,要用愛、感恩和祥和的心代替所有怨恨、不滿和憤怒的病態心理



資料來源 :
大方廣《科學證明心存善念身體好》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神經傳導物質與健康



神經在傳導訊息時,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之間的訊息傳遞,是利用神經傳導物質。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除了可以活化下一個神經細胞外,還會透過血液循環系統,影響著全身的細胞。然而,正向思考與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除了神經細胞本身就有差異之外,連它們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都是不一樣的

值得令人注意的是,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經過實驗證明,具有刺激細胞生長發育的功能,因此,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以經常分泌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也難怪科學研究會發現,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

提到這兒,您是否很好奇?想必也推論得出來,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分泌的神經化學物質,對身體內的細胞會有傷害作用。

最近的醫學及科學上還發現到,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是相關聯的。甚至有科學家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了神經細胞與免疫球細胞相接觸的現象。所以,不難想像,當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分泌出能讓細胞生長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時,人體的免疫系統中的免疫細胞也會變得比較活躍,能再分化出更多健康的免疫細胞,對於外來的細菌或病毒當然也就比較有抵抗力,人也就比較不容易生病。甚至我們時常聽到的,一個癌症病人如果比較樂觀,通常癌症都比較容易痊癒。

但是,一個悲觀的人就很難有這麼好的運氣,因為他的身體中的免疫系統被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影響下,很多免疫細胞早已死亡而不再具有保護作用了



資料來源:
大方廣《科學證明心存善念身體好》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思考與神經化學



在科學上已經發現,人在正向、積極的思考與負向、消極思考時所使用的神經系統居然是相反的,而且是互相拮抗的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思考是樂觀、祥和、感激、快樂…時,人腦中的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會產生作用,而另一套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則不但不會產生作用,還被抑制住。

相反的,當一個人心中充滿了仇恨、悲傷、沮喪、恐懼、妒嫉……時,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會被激發而產生作用,但是在此同時,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卻被完全抑制住了。

而且在科學上,早已發現神經系統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特徵:神經細胞在活動時是利用電傳導,並且喜歡走快捷方式,所以被活化次數多的神經細胞會比活化次數少的更容易被激活。說白了,就是「愈用愈發達,不用則退化」的現象。

所以,一個愈樂觀的人,因為看待周遭的事情總是以正面的態度;時常心存感激,對於不公或不平的事件,也都不放在心上或是認為上天會幫助……等等。可想而知,他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被活化的機率就比較高,而負面思考的神經系統卻會因為不常使用而退化了

相反地,如果一個人都只看事情壞的一面,對待事物都是以挑剔、批判的態度面對,或是經常對環境感到懷疑、恐懼,那麼,他的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就會變得很發達。同時,時間久了之後,要想激活他的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就相對的變得比較困難了。



資料來源:
大方廣《科學證明心存善念身體好》

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

天然的食物最好



目前市面上的飲食,有多數都是經過人工加工過的食物,而這些加入不存在於自然界的人工調味或處理方式,並不容易被人體所消化吸收

簡單的比喻,它們就好像侵入人體的不速之客,而我們的腸胃、肝臟、腎臟,都不知道要拿它們怎麼辦才好?要消化吸收很難,要代謝更難,而留在身體裡又形成身體機能運作的障礙

這就好像在果汁機裡放進了石頭,不僅打不碎,還會使果汁機壞掉。如果吃多了這些食物,就很有可能讓我們的生理系統大亂。

所有生物與自然界是一個和平穩定的循環,自然界提供蔬果與牲畜作為人類的食物,而人類的生理構造也能夠處理這些食物,轉化為營養,作為維持生理機能的能量

基本上,愈是天然的食物人體就愈能夠從中得到營養,並且消化代謝。而一旦加入人工添加物改變了食物的品質,就很容易使這個循環出現障礙



資料來源:
生機飲食專家 王明勇《讓你一週就瘦3公斤的蔬菜水果》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清平、中道的心靈生活



佛陀傳記中,有一段極具啟發性的故事。相傳悉達多太子為悟得正法,捨棄宮廷奢華享樂的生活,轉而隱居山林,每日僅食一麻一麥,以極度刻苦的方式修行。

過程中,他深感物欲熾盛、縱情聲色固然不利修持,但違反生理、傷害軀體的苦行,同樣無益於證悟;唯有捨棄苦樂兩邊的極端,過「中道」的生活,方能悟道解脫

有此體悟後,悉達多結束苦行走出樹林,想到附近的尼連禪河洗淨塵垢,卻因饑餓過度不支倒地。幸好一旁的牧羊女供給羊乳,虛弱的悉達多才恢復體力,跋涉到對岸伽耶山的菩提樹下端坐修行,終於在七日後開悟正法,成為宇宙大覺者——佛陀

佛陀成道的故事,說明了唯有不苦不樂、兼顧身心平衡,才能成就法身慧命;過度刻苦與過度享樂,都會是生命覺悟的障礙

現代人的危機在於過度享樂

近來全球遭逢金融危機,經濟普遍不景氣,大多數國人已經自發性的節衣縮食,開始克制享樂的欲望,甚至可能因生活條件大不如前而發愁。

然而我們亦可如是善解:經濟發展停滯,消費需求減少,生產開發趨緩,正是減少碳排放,讓地球喘息的大好良機人們在不得不節制消費的情況下,正可開拓歸於「中道」的心靈生活

證嚴上人提出「清平致福」的主張,鼓勵人人在生活上做到克己、克勤、克儉、克難,少一點奢侈、多一些平淡,寡欲自然輕安自在



資料來源:
慈濟月刊第 504 期

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調和我們的顯在意識






當質子、中子、電子的型態歪斜或產生歪斜的振動波即生病了。

分子程度的歪斜產生病原菌癌症及愛滋病則是原子核原子程度的歪斜造成的。

由於顯在意識持續發出中子、質子的歪斜振動,而肉體的中子與質子也是歪斜的就會罹患疾病

若能修復歪斜的振動,即能治癒疾病,現在人體中子平均有85%、質子5%、電子95%以上都是歪斜的,顯在意識如果能朝著「調和」方向進行意識改革的話,則可正常化質子與中子,也不致罹患疾病,並可存在精神性較高的世界中



資料來源:
深野一幸《波動能量的健康革命》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保健新理念:胺基酸營養



現代營養理念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人類必須尋求一種具有普遍性、基礎性、本質性的營養物質,它不僅適用於疾病狀態,也要適用於健康狀態。因此怎樣正確選用營養保健品?這是當今生活品質逐步提升過程中人們普遍面臨的問題。

實際上,這種營養物質必須要具備增強體質、加強抗體防禦機制、提升生命品質、延緩衰老的非特異性作用,這就是<胺基酸營養>。人的生命活動要靠無數種蛋白質來完成,而這無數種蛋白質就是由體內二十多種胺基酸透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構成的

人的衰老過程來看。在年齡漸高以後:

1.中樞神經系統的腦組織、腦細胞容易缺少離胺酸、色胺酸、精胺酸、麩胺酸等,導致老年性痴呆、帕金森氏病。

2.心血管方面常易缺少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管彈力衰退,導致動脈粥狀硬化。

3.肝臟方面,甲硫胺酸的缺少,易形成脂肪肝,對多肽的利用率下降。

4.腎臟方面,由於缺少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會導致腎功能低下。

5.胃腸系統由於組胺酸的缺少,形成胃腸腸壁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6.在運動系統,由於蛋白質分解過程超過合成過程、肌纖維衰減萎縮、能量供給下降、肢體易軟弱無力。

7.精胺酸對性活動力。

8.天門冬胺酸智力、記憶力都有直接的影響。

人體防禦系統的免疫機制,抗體、補體、吞噬細胞的形成與活動都需要蛋白質的補充,一旦不足、即出現老年人抵抗力下降、易生各種疾病;在人體的正常活動和運動中,能量的消耗同時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產生過多的自由基;當胺基酸供給不足時,自由基和酸性物質的累積會加速細胞分裂、組織老化

具體實驗已經證明,一旦給予補充包括離胺酸、甲硫胺酸等,就能消除自由基,抗體氧化利用脂肪酸的能力隨之增強,對疲勞的防止和消除作用異常明顯。

從以上延緩衰老和消除疲勞二個生理進程的分析,<胺基酸營養>較其他單一性營養更具優越性

科學實驗已得出關於人體胺基酸(必需和非必需胺基酸按WHO標準比例)每日需要量的數據,即一個成年人(以60公斤標準)日需胺基酸量約為5克上下。依此數據,老年人、體弱者、疾病者、亞健康狀態者當攝取比此劑量高出30%為宜,亦即每日可以攝取6.5克。

綜上所述,依現代生活品質的要求而言,<胺基酸營養>這一概念已昇華為一種「胺基酸文化」,胺基酸營養一種本質性、全面性的對人體、對生命品質的支持和強化。它關係到人的健康品質、生活品質,對疾病的防禦能力、對衰老進程的延緩、對疲勞的消除,它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保健營養新觀念。



資料來源:
呂應鐘教授《保健新理念:胺基酸營養》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什麽是波動?



依物理科學角度來說波動就是粒子震動的頻率

又根據量子論說:大自然的事物都是以微量片段在進行著,如牛頓的物理學(運動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等等。

牛頓的物理學研究偏重在宏觀的現像上;故大部分以看得見的自然動態為主,如萬有引力、加速度、反作用力。

但在超微細的領域之內就完全失效了。所謂超微細的領域-微觀世界:例如物質中的原子,而原子亦由電子、中子、質子等等形成。這些微小的粒子在不同的物質中會有不同的震動頻率。亦即是說,任何物質擁有其獨特的震動頻率,而波動儀就是透過測度人體內不同物質的振動頻率加以量化並做出分析,並針對個案的身、心、靈做不同程度的調節與能量補給,最終目的乃希望帶給全人類和諧的波動共振,進而令地球所有人、事、物都可以逆轉恢復本質-如嬰兒般健康的狀態。

日本建築師足立育朗在他的著​​作《波動的法則》中提到:波動包含了周波數波長振幅等等,如電視機與收音機就是運用波動的這些特質讓我們可以看到影像或聽到聲音。各位應該都有經驗,如果你的調頻沒有對應好電視機或電台的頻道時,你就收不到該電台的聲音與影像,所以同理可證,如果你的波動長期處在負面的狀態裡,波動儀當然可以測出你目前頻率的問題,如肉體健康狀況、能力、個性特質、心靈處方簽…等等,當然也包括了閣下的前世今生種種資料。

足立育朗先生又強調,根據他的臨床印證:一個人如果做了一個決定,身邊馬上會匯集很多的原子核,相對的;當這個人無法做決定或猶豫不決時,身邊的原子核馬上潰散,以理推敲他得到一個很特別的理論:

他認為繞著原子核轉的帶負電的電子的功能在於現實化,隨時保持「能量零」的狀態,原子核裡面的不帶電的中子等於意識等於調和,另一個帶正電的質子等於意志等於」。

對於疾病他更大膽提出:
中子和質子及電子因某種原因造成不正常的結合所形成的原子,以及所組成的分子,統稱為「病菌、病毒」,如愛滋病、癌症因為中子(意識、調和)、質子(意志、愛)失衡與扭曲所致

所以要健康必須符合自然法則-不要與疾病對抗,要坦然接受,然後下決心去改變,最後就是要持續執行



資料來源:
1.承愛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什麼是波動?》
2.足立育朗《來自宇宙的訊息波動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