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念

是最高的能量-可自然和諧共振及平衡我們的身心靈,歡迎大家探索研究 - 本!

https://www.facebook.com/FrLove.Study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起心動念





眾生種種業報差別皆唯心所造"在於你的起心動念"

有一位居士到寺廟去禮佛,寺裡的一位法師告訴他說:最近都不可以跟人家吵架。

於是他記住了,過了幾天剛好碰到一個結惡緣很久的人,他內心很生氣很想跟他大吵一架,

但是他又想到師父交待的話,最後他終於忍下來,並且跟那個人道歉,沒想到那個人居然從提袋裡拿出一把刀子來,那個人說我今天是故意來找你的"既然你道歉了那就算了",一個起心動念"改變了結果"

何謂薰習?佛教講的薰習是今天生一個"善念"就會薰出一個善種子;今天起瞋心'就會薰出瞋種子"所以它是馬上感應"。

故要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提醒自己{諸惡莫作.諸善奉行}包括你的起心動念都很重要"。

愛頻共振身心靈研究讚: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們應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讓自己保持在愛的頻率上,發出善心,共振出愛的世界

資料來源:http://blog.xuite.net/j120955416/j120955416/43501911-%22%E4%BD%A0%E8%B5%B7%E5%BF%83%E5%8B%95%E5%BF%B5%E4%BA%86%E5%97%8E%3F{十善業道經}"常寂"於雲閒居 <阿彌陀佛>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感恩人的人,恆被人感恩;愛人的人,恆被人愛






愛頻共振身心靈研究讚:
「感恩」可以讓您的振動頻率處於「愛」的能量和諧狀態,進而吸引、共振相同頻率的人。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生命的目的在於每個當下都要回歸到愛

零極限療法創作-Ho'oponopono song


生命的目的在於每個當下都要回歸到愛

要完成這個目的,人必須承認他對於創造了自己目前的生活,

有百分之一百的責任。他必須領悟到,

是他的想法在每個當下創造了他生命目前的樣貌。



問題並非來自某些人、某些地方、某些情況,

而是來自對這一切的想法。

必須意識到,根本沒有「外在」這回事


你的行為不是來自記憶,就是來自靈感。如此而已。

我總是告訴人們他們可以選擇是否根據靈感行動,那是自由意志。

神性傳達出訊息,你可以選擇是否採取行動。

如果你採取行動,一切都很好;如果你不動作,你也許會有些問題。




你的選擇只是清理或不清理。

如果你清理乾淨了,那麼當靈感來的時候,你就會採取行動,

而不會想太多

如果你會多加考慮,那麼你就是再把靈感跟某樣東西做比較,

而你比較的對象就是記憶。

清除了記憶,你就沒有選擇,只剩下靈感,

然後你會不加思索地採取行動。就是這樣子。


當你在零的狀態時,那裡是沒有極限的

你不做別的,就只做在那裡等著你的事。就是這樣子。

希望您會滿意~~


何謂「零極限」?

其實這是一個教人們歸零的方法

原理就是清除掉不斷重複擾亂自己的「記憶」、「潛意識」

操作的原理很簡單 只要四句話:

「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



這是正向清除的動作,很像宗教儀式裡面經文。

於是,不需要深刻理解這些話,並且也不必設立對象,

只要心中、口中不斷默念即可,

慢慢地就會消除掉心中的陰影、恐懼、憤怒...。



零極限步驟

1.持續的清理舊有的記憶(意識)

2.對朝你而來的靈感和機會 採取行動

3.繼續清理




就是那麼簡單

一切的開始與結束都是一句神奇的 我愛你

就是進入零極限最快的捷徑




當你在零的狀態時,那裡是沒有極限的,

你不做別的,就只做在那裡等著你的事。





資料來源:http://neil0716.pixnet.net/blog/post/17825942-%E9%9B%B6%E6%A5%B5%E9%99%90-%E6%88%91%E6%84%9B%E4%BD%A0%E3%80%81%E5%B0%8D%E4%B8%8D%E8%B5%B7%E3%80%81%E8%AB%8B%E5%8E%9F%E8%AB%92%E6%88%91%E3%80%81%E8%AC%9D%E8%AC%9D%E4%BD%A0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好的念頭、善的念頭,身心健康



我們用意念能控制所有的物質,包括自己的身體,身體是物質好的念頭、善的念頭,身心健康

疾病從哪裡來的?疾病是不善念頭生起的。我們學佛的知道得更清楚,比科學還要清楚,科學家沒發現。這病裡頭有很多冤業,這個科學家沒看到,冤親債主找到身上來。科學家只知­道意念能控制,沒想到冤親債主,這是他沒看見的。

冤親債主,剛才講了,也有物質現象,但是這個物質現象跟我們這不一樣。科學家也給我們講,隱形的物質,陰物質,我們無法看見的。冤親債主,你過去殺他,他問你索命,這個麻­煩!他要不肯離開你的話,真的你的病一天比一天嚴重,最後你就死在他手上。

我們這一生當中跟多少人結了怨,就是你殺害多少眾生。學佛之後知道了,不敢殺生了,沒學佛之前呢?殺生吃肉。所以學佛之後,我們明白這個事情,把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自己宿­世、現前的冤親債主。真誠懇切的祈求他們,放下冤冤相報,自己承認錯了,要請他們原諒。現在明白了,我們確確實實是一體。我愛我,也就愛你,為什麼?我們是一體

夏威夷古老的療法只有四句話,「我愛你,對不起,請你原諒我,謝謝你」,就這四句話。




這四句話就能把自己疾病治療好,它真起作用,包括一切冤親債主在迴向的時候,不妨用­這個心、用這幾句話對冤親債主,對不起,我愛你,請你原諒,謝謝你。你不斷這樣念,不斷這樣的迴向,就產生作用,自己身心健康了,對方的冤結化解了。如果自己身心不健康,­對方的冤結不能化解。要發自於真誠!






資料來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0cBD09xzUZg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十六集)  2011/10/17

2012年11月11日 星期日

排毒,必須從心排起




身心連結──是治病,還是醫心?

德國一位癌症醫生瑞克.基爾得.黑默(Ryke Geerd Hamer)曾提出過一份有趣的報告:他在研究過上萬名病人後發現,癌症的病史與病人的情緒其實是相關連的。這些臨床經驗告訴他,大多數得到癌症的人,在發病前的三到六個月都曾經歷過一些重大的人生變故,無論是親人過世,與摯愛的子女、伴侶交惡,或者其它令人不快的天災人禍等。於是,他推斷當人處於衝突、憤怒、哀傷等負面情緒中,卻得不到適當的抒發時,將會演變成癌細胞

由此可證,人體健康與心情(情緒)有著莫大關連。從醫聖希波克拉底,到近代的赫尼曼醫生、巴哈醫生,都非常注重這一點。一九八○年前後,美國著名療癒師露易絲.賀(Louies L. Hay)被稱為身心連結的先驅,首先強調了正面思考有助於身體健康。不過,當時卻被認為是不科學的,因為大部分的人認為這方面的思考是來自於東方哲學,一般人往往把這樣的健康觀與是否認同鬼神及輪迴的概念連在一起。要不就相信,要不就不信,得不到具體證實。我們都知道「身」是身體,而「心」指的又是什麼?


細胞變異會受到情緒影響

「心」不單是心臟,也是指腦內思考與全面性的情緒。國際知名的腦神經與藥劑學專家坎德絲.帕特博士(Candace Pert)透過實驗證明了我們的情緒不只和腦有關,傳導情緒反應的關鍵是神經胜(neuropeptide),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有著情緒的接收器,會蒐集環繞的指令,細胞分裂、再生、成長、耗損或保留能量、修復及對抗感染等。



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訊息溝通,是仰賴賀爾蒙神經傳導者 (neurotransmitters)與胜,這些通稱為「ligands」。而它們的角色,就是身心對話的基礎結構,在人體內負責九八%身心之間資料的傳遞。帕特博士把胜和接收器歸類為「情緒的分子」,她指出「情緒」是有形的肉體與無形的心智之間的連繫,而每一個細胞上的接收器則是情緒發生的地點

在身體裡面,接收器根據我們生命中的經驗調整生理反應,情緒影響著分子,而分子影響到我們的感受。帕特博士特別強調,胜和接受器本身並不會產生情緒;分子本身就是情緒,而我們所處的感覺則是「當胜跟接收器結合時,所產生的能量震動」

因此,隱藏在「感覺」底下的,就是情緒在潛意識層進行資料交換,換句話說,你的身體就是你的潛意識,因此當人能夠改變潛意識,自然就能影響身體。這也是為什麼露易絲.賀的著作,會以正面思考的句子作為讓身體恢復健康的處方。而暢銷名作《秘密》也提到一位得乳癌的女士,藉由每天重複念誦「感謝我已經好了。」(Thank you for my healing.)直到腫瘤消失為止。

人接受的字眼跟思考,會加強大腦裡面的神經鏈,進而改變身心靈的整體運作西醫說:「健康或疾病,都是你吃出來的。」自然醫學的看法則是:「健康與疾病,都是你吸收消化造成的。」身心靈的全人觀來看,我們其實可以更進一步的說:「你健康與否,都是你想出來的。」換言之,你的信念創造了你的實像



心跳頻率是身體訊息的指揮官





西方傳統思想認為情緒來自於大腦,所有的情緒只是單純一個精神上的外化現象罷了。我們現在知道,事實不是如此;在情緒生理學、壓力管理,以及心腦關係研究超過十八年的全球權威單位「心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Heart Math)指出,心臟本身擁有獨立運作的神經系統。這就好比心臟裡面有另外一個腦,會接收並且傳送訊息,組成大腦與心臟之間雙向的溝通管道;心臟跟大腦之間的資料傳輸不但是雙向,而且心臟傳送到大腦的訊息,遠多過大腦傳送到心臟的訊息

心術研究院也發現,大腦的節奏會主動和心跳的節奏同步,血壓和呼吸的節奏也一樣會跟進。因此,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假設,心臟的震動頻率是身體所有訊息的總指揮官。而這些在心臟、大腦及全身之間傳導的訊息,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舉止跟感覺;混亂跟不正常的心跳,告訴大腦我們現在的狀況並不好,應該有意識的去表達,或是思考解決之道。

心跳也被情緒所影響,生氣、憤怒、憎恨、恐懼、擔心、害怕,都會造成心跳的混亂。而愛、慈悲、信心、感恩、安全感,則會產生平穩的心跳。了解這樣的關係後,你就會知道處理人的負面情緒是何等重要。

對目前的主流醫學而言,心臟只不過是一具幫浦、一個水泵;出了問題,只要更換一個適合的就好。但有趣的是,很多做過心臟移植手術的案例都顯示,接受移植的人 或多或少都會保有捐贈者的一些特質(像是突然想吸菸,或是偏好某些食物),有些和本身的興趣相去甚遠,連患者自己都覺得莫名其妙。因此,心臟、心智與身體,是連結在一起的完整個體,並非隨時可以換零件跟淘汰的機器。


基因並不能決定你的疾病

有的人認為「基因」主導一切,某些人天生基因好,某些人則比較差。達爾文的進化論認為:「適者生存。」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存活,都是源自於我們自身基因的慈悲,而主流醫學的醫療系統,以及大多數人的信念,也都是架構在進化論上。難道,我們只能心存畏懼的活在基因的淫威底下?其實不然。

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細胞生物學家暨教授──布魯斯.立普頓博士,在他的著作《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指出,基因會隨著我們的思考跟意念而改變,恐懼本身會直接影響基因,接著負面的影響我們的健康,甚至跟隨你的恐懼,自導自演出一場悲劇。當我們把責任歸咎於基因時,就讓自己處於一個機率受害者的角色。

雖然我們必須承認,很多先天疾病的確是由基因的缺損所造成,但是這在總人口的比例畢竟是少數的。立普頓博士指出,先天基因的缺陷約占總人口的二%,因此大部分的人是基因健全的,不應生成日後那麼多的疾病

目前西方國家的死亡主因,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都已經被證實不再是由基因本身所造成,而是先天的基因及後天環境交互影響之下的產物。立普頓博士也指出,科學家總是把很多基因跟各種疾病的特徵連結在一起,卻沒有發現單一基因會導致一個特徵或疾病。

數千萬年來,我們都在基因池裡交換著基因。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著種種疾病的基因,關鍵差異只是在於這些疾病的開關,到底是怎樣被開啟的?

基因並不能全然決定 你是否會得某種病,你生病的開關其實分別在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情緒壓力、毒素累積、外來細菌或病毒、外傷、負面能量等因素





本文作者:王佑驊
資料來源:<情緒排毒治百病>由方智出版社發行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心態與營養吸收間的關係



心理學家發現,心態與營養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爭強好勝,喜怒無常的人,各種疾病的發病率就高;而性格文靜,小心謹慎的人,發病率就比較低

醫學家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情緒急躁、缺乏耐心、經常以緊張心態工作和生活的人易發冠心病

《內經》曰:“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也充分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心態與營養健康的客觀認識和深刻理解。


1、心態對營養的影響

各種壓力的增加,使許多人有精力不足、情緒抑鬱、失眠多夢、食慾不振的不適表現。工作中的腦力付出過多,人們的精神和身體經常處於超負荷狀態。過度的緊張使心跳加快、血流加速,人體各臟腑器官,特別是全身肌肉,在消耗比平時多出1~2倍營養素的同時,產生比平時多得多的廢物為排除這些廢物,內臟器官被迫加緊工作,更增加了營養素的消耗

長期抑鬱的患者,胃中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慾銳減長期惱怒失眠者,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胃中消化液分泌過多,超過生理所需,多餘的胃液長時間侵蝕胃黏膜,會引起炎症或潰瘍,進而加重體內營養素的缺乏

經常有負性情緒的人,不利於體內對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硒、鋅、鐵、銅等營養物質的吸收,故必須重視自身保健,除注意心理調節、多參加運動鍛煉外,飲食調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當感到身心疲憊時,宜選擇性地多吃一些能恢復精力的食物,以提高機體的耐力及抗病能力。

2、心態對食慾的影響

因心態而影響食慾已是不爭的事實。人的愉快心態能促進食慾,即使粗茶淡飯,也吃得津津有味。而憤怒、憂愁往往能抑制食慾,縱然是山珍海味在面前,也絲毫沒有胃口。這是機體在心態的作用下,通過大腦皮層的相應興奮區的變化來影響神經體液和內分泌激素的結果

3、機體對食物的反應

眾所周知,大腦是人體的司令部,人體的各種活動只能在大腦的指揮和協調下才能完成。但大腦同時也是各種食物信號的組織者和綜合者。最初,人對食物的認識信號,也即是大腦對食物的視覺、嗅覺以及對食物的想法,而後由交感神經傳給機體相關的處於接收狀態的系統,為食物的咀嚼、消化和吸收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使人產生進食的慾望

進食後,這一系列的感官信號又產生飽足感,並綜合這些信號,將其貯存在大腦皮層中。當再一次接觸到食物,大腦的中樞神經就會調用上次貯存的信息,並結合當前的感官信號選擇是否進食。

4、營養對心態的影響

據研究,飲食有可能改變人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譬如巧克力和咖啡因可能使人情緒更加沮喪,而香蕉則可能改善抑鬱的心情。

以下介紹一些營養素對心態的影響

(1)維生素B1

維生素B1如果攝取適當,可使憂鬱的人發生良性改變,平靜心態,調理情緒,起到開心化瘀的作用。維生素B1廣泛分佈在酵母、米糠、全麥、燕麥、花生、牛奶及大多數蔬菜中。

(2)維生素B6

維生素B6 在人體內累積到一定程度,會在體內生成一種抗憂鬱劑,從而起到緩解憂愁鬱懣的作用。維生素B6 常見於麥芽、啤酒、大豆、動物肝臟與腎臟、糙米、燕麥、胡桃、花生等食物中。

(3)維生素B5

可緩和來自外界的各種壓力,為機體建立起一道強有力的抗壓屏障。常見於肉類、穀類製品、動物腎臟、堅果類、綠葉蔬菜等。

(4)維生素C
維生素C能夠調整大腦皮層,增強機體免疫力。它可抑制大腦皮層中植物神經的過度興奮,緩解緊張、急躁等心態。維生素C 常分佈於綠葉蔬菜和水果中。

(5)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 能緩和易怒情緒,改善精神注意力,增加機體活力並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富含維生素B12 的常見食物有動物的肝臟、牛肉、牛奶、奶酪、禽蛋等。

(6)維生素E
維生素E能夠幫助大腦細胞最大限度地獲取血液中的氧氣, 進而促進大腦的正常活動。維生素E常見於麥芽、大豆、禽蛋、全麥、植物油、堅果類及綠葉蔬菜中。

(7)鋅

鋅是人體蛋白質的主要原料,能有助於胰島素的形成,是穩定血液黏稠度並維持機體酸鹼平衡的重要物質。它能提高大腦思維的靈活性抑制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常見於肉類、動物肝臟、海鮮、麥芽、南瓜子等食物中。

(8)鎂

鎂是維持神經系統正常機能的必需物質,有抗緊張的功能,常見於杏仁、香蕉、穀類及深綠色蔬菜中。

(9)錳

錳是構成骨骼所必需的物質,可以緩和易怒和煩躁不安的情緒。富含錳的食物有豌豆、甜菜、穀類製品、綠葉蔬菜、堅果等。

5、科學飲食,調節心態

(1)焦慮不安、鬱鬱寡歡、情緒不穩定等均與人體缺乏B族維生素和鈣元素密不可分。含B族維生素高的食物以魚類為最佳,馬鈴薯和牛肉等含量也較高,多吃對調節情緒大有益處。

(2)壓力增大時經常不能正常進食,食物中的熱量和營養物質不能滿足機體所需, 應每隔2~3 小時進食一杯脫脂奶或麥片加幾片麵包。

(3)精神緊張,容易患潰瘍病,不宜吃檸檬、楊梅、李子、山楂等酸性水果。

(4)香蕉味美但性寒,容易導致腹瀉,虛弱者、慢性腹瀉者不宜多吃。花生、腰果、杏仁、核桃等乾果含有豐富的B 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以及鈣、鐵等,有助於腦力勞動者消除心理疲勞, 恢復精力和體力。

(5)晚餐時應多吃富含B 族維生素的食物,B族維生素包括葉酸、菸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 等,它們參與新陳代謝,提供能量,保護神經組織細胞, 對安定神經、舒緩焦慮也有幫助。深綠色葉菜類及豆類植物都含豐富葉酸;肝臟、魚、全穀類、大豆食品、蔬果中有維生素B6 或菸酸;維生素B12 存在於瘦肉、牛奶、乳酪中。

(6)當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所消耗的維生素C將顯著增加,而維生素C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應盡可能地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 的食物。多吃些顏色深的蔬菜。顏色深的蔬菜比顏色淺的蔬菜所含胡蘿蔔素、B 族維生素、微量元素鎂、鐵等營養素更豐富。大豆、菠菜、花生、芝麻、莧菜、海帶、蝦、奶類等含鈣量高,宜多食用。人體缺鉀會軟弱無力,影響精力的集中,富含鉀元素的食品,如家禽、魚、肉、牛奶、奶酪、粗糧、馬鈴薯、豆類和堅果、香蕉、荸薺、杏、柑橘類等,可以改善這些症狀。

(7)鈣能安神。工作中為了避免上火、發怒、爭吵等激動情緒,可有意識地多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製品以及魚乾、骨頭湯等,這些食品都含有豐富的鈣質。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lotus.com.cn/view.asp?id=172


延伸閱讀:
分享 <當心靈遇上科學>>電影- http://frlovestudy.blogspot.tw/2012/09/blog-post_3323.html

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淨空老和尚開示:真正念佛,不需要醫療保險




淨空老和尚
開示:真正念佛,不需要醫療保險

妄想雜念最傷身體,這個東西帶給你煩惱,帶給你疾病,你正常的細胞它會生病毒

你心理健康,只有一句阿彌陀佛,什麼念頭都沒有,阿彌陀佛是至善,善中之善
所以念這句佛號,我身上所有病毒的細胞全部恢復正常,一個病毒細胞都沒有了,不要看病,不要醫療保險。醫療保險不好,為什麼?你念頭上有「我要生病」,有這個念頭,你肯定生病只要你有個念頭,它就會兌現,你那一筆錢就用在這上面,你何苦來,這錢拿去做好事多好!

這個都是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所以我一生不搞這些保險醫療,我布施醫藥,我在醫院裡面捐錢,沒中斷。我在澳洲,澳洲一個公立醫院,我一年捐給它十二萬澳幣醫藥費,指定些窮苦的人,看病沒有醫藥費,用這個錢給他醫藥費。另外還有一個安寧中心,基督教辦的,臨終關懷,它經費不夠,我幫助它大概有七、八年了,每年也是十二萬,一個月一萬塊錢澳幣。這叫無畏布施,老師告訴我,無畏布施,你就得長壽,健康長壽,不生病。他教我三種,財布施得財富,你一生財富不會缺乏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他教我這三樣東西。我聽話,我真幹,果然有效。

愛頻共振身心靈研究讚:

這篇文章道出了醫療體系中最深層的內涵:妄想雜念最傷身體,這個東西帶給你煩惱,帶給你疾病,你正常的細胞它會生病毒」  醫療保險不好,為什麼?你念頭上有 我要生病 ,有這個念頭,你肯定生病  

以下為本站之前所分享的相關文章,大家可以前往看看,可讓大家更能體會這篇文章的內涵:


1.十分病,有三分是身病,其餘七分是心病
 http://frlovestudy.blogspot.tw/2012/11/blog-post_3.html

2.人的健康首先是心靈的的健康

3.所有被感知的一切都是『心』所形塑

4.真正主宰生命的力量是人類的情感

5.我們內在的自然力量,才是疾病真正的治療者

6.萬病之源在於心

7.新世紀醫療革命—身心靈全然健康之道

8.內在投射出外在的世界

9.分享 <當心靈遇上科學>>電影

10.<身心靈>心理念




資料來源: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十四集http://new.jingzong.org/Item/42063.aspx